藍莓多為異花授粉植物,高叢藍莓自交可孕,但可孕程度在品種間有明顯差異;而兔眼藍莓和矮叢藍莓一般自交不孕,因此在生產上須考慮多品種搭配建園,以提高產量。藍莓花受精后,子房迅速膨大,大約一個月后增大趨于停止,之后漿果保持綠色,體積僅稍有增長。當漿果進入變色期與著色期后,漿果增大迅速,可使果徑增長50%。在著色以后,漿果還能再增長20%,且甜度和風味變得適中。同一果穗上果實不同時成熟,果穗頂部、中部果實先熟,成熟時間般在6 ~ 8月。同一品種和同株樹上的果實成熟期一般在30天左右;浙江南部兔眼藍莓早熟品種6月上旬開始成熟,晚熟品種7月上中旬開始成熟。
全球基本存在分布,主要分布在氣候溫涼陽光充足地區,如朝鮮、日本、蒙古、俄羅斯、歐洲、北美洲以及中國大陸的黑龍江、內蒙古、吉林長白山地區,生長于海拔900米至2300米的地區,多見于針葉林、泥炭沼澤、山地苔原和牧場,也是石楠灌叢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北美地區的藍莓質量全球聞名,半高叢藍莓適宜在溫帶寒冷地區種植,北高叢藍莓和一些半高叢藍莓適宜在暖溫帶地區種植,兔眼藍莓和南高叢藍莓適宜在亞熱帶地區種植。
我國主要在遼寧、黑龍江、吉林等地區,在東北的長白山及大、小興安嶺一帶自然生長許多野生的篤斯越桔(俗稱篤斯、都柿)、越桔等藍莓類植物的野生品種資源。